“大建造必定带来大损坏”吗?承建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向莆铁路控制性工程——东新赣江特大桥的中铁大桥局,用“大建造不忘大维护”的成功实践给出了“不”的答案。他们把“环保施工、绿色工程”的理念,贯穿于每项施工工艺、每道施工工序、每个施工组织设计之中,最大极限地削减施工对环境的损坏,取得了“一箭多雕”的效应:开工后在第一个枯水期就悉数完结了主桥下部结构(桩基、承台、墩身)的使命,发明了赣江建桥史上的奇观;现在已完结工程出资60%以上,大大超过了施工方案。前不久,铁道部、省领导到此调查,称其不愧是“绿色工程”与“精品工程”结合的模范。
27.3公里长的东新赣江特大桥是向莆铁路全线最长的桥梁,横跨赣江,共811跨,其间主跨为全国最先进的(126+196+126)米下承式变高度双桁四线月正式开工后,中铁大桥局向莆铁路指挥部秉承建造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诚待蓝天大地,维护绿水青山。桩基施工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泥浆里不参加化学添加剂,避免了泥浆对土壤的危害。在主桥桩基施工中,全面推行泥浆分离器,削减乃至根绝泥浆外泄。即使是在水中桩基施工最高峰期,施工区域赣江仍是碧波荡漾。对桩基施工发生的泥浆、钻渣,不随意排放、倾倒,有条件的就近埋葬,没条件的外运处理。
为了尽量削减征用犁地,各项目部想方设法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有时乃至是寸土必较。项目部驻地建造,能租借农舍的尽量租借,的确需求征地的也不占用良田。除一、二项目部暂时用地建在荒滩上外,局指挥部、局五公司指挥部以及三至八项目部都是租借民房,节省土地近百亩。在建立大桥仅有梁场方位时,从便利施工、便于运送考虑,有人主张设在桥址红线邻近,但要占用大片良田,并且梁场用地大面积硬化后,当地农人复耕难度极大。几经踏勘、证明,终究把梁场建在离桥址两公里外的一座沙丘上,这样虽然给施工带来了许多困难,增加了工程本钱,但却少征用了140亩犁地。
4月25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整个工地已是绿草如茵。指挥部担任同志介绍,他们别离在生活区的闲暇地上、根底工程已竣工的桥墩空隙和施工便道两边撒种了草籽,还与驻地乡民联络在已建成桥墩之间移植草皮。植树节到来之际,七项目部专门在3.7公里长的施工便道旁栽培了1500棵杨树;一项目部青年已栽培、培养起了一片“青年林”。那片片绿色,衬托着一座座灰白色的桥墩、一台台黄色吊机和橘红色钻机,在向莆铁路线上形成了一道共同的风景线!
1.本网专稿栏内的一切著作,包含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运用其它方法运用上述著作。凡经本网授权运用的著作,应在授权范围内运用,并注明“来历: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背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历:×××”(非江西文明网)的著作,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意图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附和其观念和对其真实性担任,本网不承当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宣布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念,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