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lbet贝博Bb平台!
电话:13528138066

餐厨垃圾降解设备

有核心竞争力的可降解塑料企业就这几家!

文章来源:ballbet贝博Bb平台时间:2023-09-18 22:01:08 点击:1

  可降解塑料作为化工行业中的一个细致划分领域,年前涨得气势如虹,年后虽没各种“茅”那样大跌,但是涨幅也回吐了不少。是这样的领域前期气球吹得太厉害,现在要泄气瘪回去了吗?

  我们在上一篇《可降解塑料,几级风口》中分析了可降解塑料的市场容量,分类,以及PLA和PBAT的成本、利润对比。今天,我们接着来梳理产能问题,回答上一篇我提出的几个问题:

  PLA和PBAT目前的产能情况及在建的产能情况如何?产能释放以后,对利润率会造成什么影响,是否会出现产能过剩呢?

  分析这几个问题对我们的研究这个细分赛道以及贝瑞TOP25研究清单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虽然这个细分赛道现在非常火,但如果你没有搞清楚产能和核心竞争力以及风险的问题,有可能财富只是过眼烟云。没有深刻理解的浮盈很容易变成浮亏,没有深刻理解的浮盈你也不可能一直持有,轻轻松松就会被甩下车。

  (1)这个细分赛道内很多企业都不是上市公司,数据不完整,可信度难以核实。

  (3)PLA的在建产能和规划产能能否顺利投产仍然有很大疑问,虽然有几家公司都宣称掌握或突破了丙交酯的技术,但目前来看,唯有量产才是试金石。

  而海外PLA主要厂家 Natureworks 和Total-Corbion都宣布不再外售丙交酯。假如没有丙交酯,设计产能再高有什么用?尤其是像同邦和上海友诚的规划产能,是否能落地还是看技术突破。

  (4)PBAT的远期规划产能(2023年以后投产的)非常大,但是这些项目是否会按规划开工建设以及投产,也存在一定的未知数。和接下来这一两年PBAT的需求释放以及上游原料都有关系。掌握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程度高的化工企业更能顺利穿越产能周期。

  我按照PLA和PBAT的分类,以及投产时间,整理了可降解塑料的现有、在建和规划产能,如有不完整之处,望交流:

  结合上一篇中的可降解市场需求预测来看,我们显而易见:可降解塑料的现有产能尚不能够满足需求,如果上述在建产能都能按时投产的线年行业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是到了2022年末开始,产能即有可能过剩。

  听上去很熟悉的味道,是不是?几乎周期行业都走不出这个规律。周期底部时,商品供不应求,量价齐升,股价大涨,然后整个行业开始扩大产能,直至供过于求,产能过剩,股价也一地鸡毛。

  产能扩张,不管是PLA还是PBAT的价格肯定都会下降,说实话,也只有价格下降,减少和普通塑料的价格差,才有机会更大范围的普及可降解塑料。目前PLA涨价比PBAT更猛,未来下降的空间也比较大。

  根据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在去年年底的讲线年底PLA产能大幅释放后,价格将回落到2.5万一吨。而PLA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乳酸,由于产能跟不上,成本很难下降。到2022年以后PLA生产企业的利润率应该会受到冲击。

  再来看看PBAT。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说过,PBAT的原料主要是三部分,BDO, PTA 和AA。而最近几个月BDO的价格涨得六亲不认,问题大多还是产能开工不足。但是总体产能并不紧张。

  PTA方面,我们的祖国从2019年开始新一轮PTA新增产能投产,价格开始一路下滑,虽然自去年开始由于下游需求释放,价格有所上扬,但是总的来看,未来一两年内仍将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

  因此,从原料端来看,随着今年年底和明年BDO的新增产能释放,PBAT还有不小的降本空间。当然,PBAT的产能扩张过快也会造成价格下降。整体看来,利润率受到的冲击可能偏小,尤其是那些一体化,掌握上游产能的企业。

  从需求和产能的匹配来看,可以说,2021、2022年产能就等于金钱。产能大的企业,营收和利润都能得到保证。产能的平衡点估计会在2022年底至2023年初打破。那一旦产能充分释放,走向过剩,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安然度过周期底部呢?什么才是这个细分赛道的核心竞争力呢?

  国内企业中浙江海正通过与长春应化所合作,是目前仅有的两家具备丙交酯生产的基本工艺并实现量产的企业之一,海正的乳酸采购自金丹科技。

  中粮科技目前3万吨的PLA产能中的丙交酯技术是外购,非自主技术。自主技术的万吨丙交酯项目现在应该还没有明确进展,要不然早就新闻满天了。

  金丹科技的优点是乳酸,其是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的乳酸生产商,国内产能占比达40%以上。其进入PLA是上游向下游辐射,金丹与南京大学合作的丙交酯项目仍处于试车阶段,能否突破需要继续观察。

  丰原集团:要说PLA的全产业链企业,丰原集团应该是老大。其与比利时福泰来的合资公司丰原福泰来具备丙交酯生产的基本工艺,2020年8月产品下线年投产。

  可见,作为一手掌握丙交酯技术,一手拥有乳酸产能的全产业链企业,丰原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不可小觑。当然,其丙交酯的量产是否能支持30万吨的聚乳酸生产线,还需要观察。

  PBAT不像PLA那样技术门槛高,未来的竞争会是同质化竞争,跑赢的企业要么是有很强的成本把控能力,要么是有完善的海外渠道。成本把控能力来源于企业的一体化水平,即保证上游不断供,避免上游原料价格波动,或向下游辐射,保证产销水平。

  万华化学、恒力石化和道恩股份均是产业链一体化的代表,在 PBAT上下游产业链上有所布局。比如,万华化学自身BDO产能为10万吨/年,足以为下游6万吨/年的PBAT装置提供原料。恒力石化拥有全球最大的PTA产能。

  另一种就是像金发科技这样的行业先驱者,在国外已经有完善的渠道,以前主要是出口,这样的渠道能力不一定是别的企业那么容易追赶的。这个渠道的价值未来还有巨大的变现能力。

  比如说,金发原来不做口罩,疫情来了以后,最开始就是金发的海外大渠道客户要口罩,找金发联系帮忙采购。金发从中找到机会,并且以极强的执行力开始了口罩的生产。几个月的时间,金发的口罩做成了享誉欧洲的品牌。

  因此,海外渠道大客户不仅使金发的可降解塑料销售畅通无阻,在金发的别的产品线上也有很大的协同能力。这也是金发做丁腈手套的一大优势。关于金发科技的别的业务,本篇文章不多赘述。